“你最想了解的地震科普知识是什么?”问题征集活动相关解答

发布日期:2025-08-18 11:06信息来源:黄山市地震局 作者:市地震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近期安徽省地震局开展了“等你来提问——你最想了解的地震科普知识是什么?”问题征集活动,下面根据大家投票结果依次进行解答。

问题与解答

Q

1、什么是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一条北北东走向的巨型断裂带,南起湖北武穴,向北经安徽庐江、江苏宿迁、山东郯城,穿过渤海湾进入东北,中国境内全长2400km,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陆内断裂带。其在安徽省境内的展布北起宿州泗县,南至安庆宿松,贯穿全境,全长约450km,对安徽省及其周边的构造应力场、地球物理场、地震孕育环境等多方面具有控制作用(刘备等,2015)。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构造地质图(陆元超和朱光等,《地质学报》,2022

Q

2、安徽省各地房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什么?

减轻地震灾害,重在防御。地震灾害防御是指人们提前采取防御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防御措施可分为工程性与非工程性两类。工程性防御措施包括建设工程科学选址和抗震设防,对抗震能力不够的房屋设施进行抗震加固。地震区划是工程性防御措施的技术支撑,以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结果图件(查询网址:https://www.gb18306.net/)。一般房屋建筑工程必须依据区划图规定的各地地震动参数值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抗震防灾能力。

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中,我省抗震设防烈度度及以上县(市、区)共有62个。其中,抗震设防烈度为度(0.20g)的涉及3个县(市、区),具体为五河县朱顶镇,明光市柳巷镇和泊岗乡,泗县墩集镇、山头镇、刘圩镇、黑塔镇、草庙镇、瓦坊乡。五河县、泗县除上述乡镇外,其他区域均为度设防;明光市除上述乡镇为度设防,张八岭镇、自来桥镇为度设防外,其他区域均为度设防。

抗震设防烈度为度(0.10g0.15g)的涉及59个县(市、区),具体如下。

合肥(9个):瑶海区全域、庐阳区全域、蜀山区全域、包河区全域、长丰县(水湖镇、吴山镇、岗集镇、双墩镇、朱巷镇、造甲乡、杜集乡、左店乡)、肥东县(除马湖乡以外)、肥西县全域、庐江县(庐城镇、冶父山镇、万山镇、汤池镇、郭河镇、金牛镇、石头镇、白山镇、乐桥镇、柯坦镇、同大镇)、巢湖市(除柘皋镇、夏阁镇、苏湾镇、栏杆集镇、庙岗乡以外的其他区域);

芜湖(1个):无为市(襄安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泉塘镇、赫店镇、红庙镇、鹤毛乡、昆山乡、洪巷乡);

蚌埠(6个):龙子湖区全域、蚌山区全域、禹会区全域、淮上区全域、怀远县全域、固镇县全域;

淮南(7个):大通区全域、田家庵区全域、谢家集区全域、八公山区全域、潘集区全域、凤台县(城关镇、桂集镇、凤凰镇、刘集乡、丁集乡、关店乡、毛集镇、夏集镇、焦岗湖镇)、寿县(寿春镇、双桥镇、涧沟镇、丰庄镇、隐贤镇、众兴镇、茶庵镇、三觉镇、炎刘镇、刘岗镇、窑口镇、八公山乡);

淮北(1个):杜集区(段园镇);

铜陵(4个):枞阳县(除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山镇、官埠桥镇、白湖乡、雨坛乡、会宫镇以外的其他区域)、铜官区全域、义安区(五松镇、胥坝乡、老洲乡)、郊区(安铜街道、桥南街道、大通镇、灰河乡);

安庆(5个):迎江区全域、大观区全域、宜秀区(除罗岭镇、五横乡以外)、岳西县(白帽镇、黄尾镇、青天乡、包家乡、古坊乡、和平乡)、桐城市(文昌街道、龙眠街道、龙腾街道、金神镇、孔城镇、范岗镇、吕亭镇、大关镇、鲟鱼镇、黄甲镇);

滁州(4个):南谯区(章广镇)、定远县全域、凤阳县全域、天长市(天长街道、秦栏镇、金集镇、仁和集镇、冶山镇、郑集镇、永丰镇、万寿镇);

阜阳(5个):颍州区(鼓楼街道、文峰街道、清河街道、颍西街道、王店镇、三合镇、三十里铺镇、袁集镇、京九街道)、颍东区(河东街道、新华街道、向阳街道、插花镇、袁寨镇、正午镇、冉庙乡)、颍泉区(中市街道、周棚街道、伍明镇)、阜南县(朱寨镇)、颍上县(鲁口镇、五十铺乡);

宿州(4个):埇桥区(芦岭镇、朱仙庄镇、褚兰镇、栏杆镇、时村镇、大店镇、西寺坡镇、蕲县镇、大营镇、杨庄乡、解集乡、蒿沟乡、苗庵乡、永镇乡)、砀山县(葛集镇、玄庙镇、周寨镇)、萧县(龙城镇、新庄镇、官桥镇、圣泉乡)、灵璧县全域;

六安(6个):金安区全域、裕安区(除罗集乡)、霍邱县(花园镇、长集镇、众兴集镇、夏店镇、彭塔乡)、舒城县(除晓天镇、万佛湖镇、山七镇、河棚镇、阙店乡、高峰乡、庐镇乡以外的其他区域)、金寨县(天堂寨镇、燕子河镇、青山镇、响洪甸镇、张冲乡、油坊店乡、长岭乡、银山畈乡、张畈乡、水竹坪乡)、霍山县全域;

亳州(4个):谯城区(花戏楼街道、薛阁街道、汤陵街道、华佗镇、五马镇、谯东镇、十九里镇、沙土镇、观堂镇、大杨镇、城父镇、十河镇、立德镇、张店乡、赵桥乡)、涡阳县(城关街道、城西街道、城东街道、涡北街道、西阳镇、涡南镇、楚店镇、高炉镇、龙山镇、义门镇、新兴镇、临湖镇、马店集镇、花沟镇、店集镇、陈大镇、牌坊镇、公吉寺镇、标里镇)、蒙城县(立仓镇)、利辛县(张村镇、江集镇、旧城镇、西潘楼镇、孙集镇、汝集镇、巩店镇、王人镇、王市镇、永兴镇、马店孜镇、刘家集乡、纪王场乡、孙庙乡);

池州(2个):贵池区(除殷汇镇、牌楼镇、涓桥镇、唐田镇、梅街镇、梅村镇、棠溪镇以外的其他区域)、东至县(大渡口镇、胜利镇);

宣城(1个):郎溪县(建平镇、梅渚镇、新发镇、凌笪乡)。

我省其它区域抗震设防烈度均为Ⅵ度(0.05g)。

Q

3、地震能预报吗?地震预警是什么?怎样能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预测是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估计和推测。目前,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科学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孕育、演化机理非常复杂,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直接深入地球内部探测其演化过程,也无法通过模拟与实验等方法全面解译其细节;二是大地震复发周期长,人类掌握的现有资料非常有限,结合地球物理宏观和微观异常等预测地震虽然取得一定科学进展,也有少数较成功的案例,但还没有规律性认识,尚处于研究探索与实践检验阶段。

地震预报是政府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根据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社会情况,我国实行地震预报意见统一发布机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相应的地震预报发布权限。地震预报发布之前需要有提出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部门综合分析各种地震预测意见和观测现象并经过会商形成地震预报意见、地震预报意见评审等环节。提出地震预测意见必须依据真实、可靠的观测资料,并通过科学分析得到,不能主观臆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地震预测意见,但必须上报县级以上地震部门,不得擅自向社会散布。目前,我国将地震预报分为长期(10年内)、中期(一二年内)、短期(3个月内)和临震(10日内)预报,并且经过几十年探索实践,形成地震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取得了一定减灾实效,为攻克地震预测这一科学难题积累了实践资料。

地震预警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发出的紧急地震警报。如果检测到刚发生的地震达到地震预警发布阈值,地震预警系统就会利用地震波和通讯信息传播(电磁波)的时间差提前向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地区发出警报,可为用户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提前应对时间,以减少或避免灾害损失。地震预警在生命线工程、高铁、高危生产作业、医疗手术、电梯、人员密集场所等场景中的应用较为典型。不过,地震预警也存在局限性。震中附近一般破坏最严重,却往往是地震预警的盲区,无法及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同时,作为全自动技术系统,地震预警会发生误报和漏报,虽然极少,但无法完全避免。

地震部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包括服务终端、应急广播、移动终端)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公众可通过打开手机(部分厂家手机)内置的地震预警功能或下载地震预警APP或通过微信小程序接收地震预警信息。以微信小程序为例,设置地震预警时,用户在微信内搜索“安徽地震预警”“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点击“开启地震预警”并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成功添加关注地后即可开启地震预警服务。我国现已开通覆盖全国范围的地震预警服务,公众收到地震预警警报后,应根据预警等级和预警时间,迅速采取适宜的应急避险措施。

Q

4、遇到地震,是躲还是跑?

遇到地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震时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没有简单统一的地震应急避险方法。遭遇地震时,要保持冷静,切莫恐慌,根据所处环境和自身情况迅速采取合理可行的避险措施。如果收到地震预警警报,则根据预警等级和预警时间,采取适宜的应急避险措施。

一般情况下,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做到“伏地、遮挡、手抓牢”。地震发生时,如在高楼中,千万不要跳楼、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险。地震发生时,如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乱冲乱撞,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门窗或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如正在学校上课时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躲在课桌下或用书包等保护头部、蹲在课桌旁,震后有序向教室外疏散;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如果所处的是平房或楼房一层,且室外比较开阔,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迅速跑出室外避震。

如果在户外时发生地震,要就近选择开阔区域伏地避险。在有玻璃窗、广告牌等物体掉落危险的繁华街道或楼房下时,用手、背包等保护头部,迅速远离。远离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电线杆等,以防砸压。远离山脚、陡坡,以防崩塌、滑坡、滚石。远离危险品工厂、仓库等,以防遭遇次生灾害。

地震中采取避险措施时,行动要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错过时机。不要盲目跑动,否则容易被震落的物体砸伤。震后不要立即返回建筑物内,以防余震发生。

Q

5、遇到地震,可以躲在哪里?

伏地、遮挡、手抓牢,强烈震动结束后迅速移动到安全位置,是地震应急避险的主要原则性措施:一是伏地,感觉震动强烈时迅速就近采取蹲伏或跪伏等姿势,以防摔倒;二是遮挡,就近寻求牢固物的遮挡或护住头部,如躲避在桌子下(旁)、床下(旁)、内承重墙墙角,以防被坠落或倒塌物击砸、埋压;三是手抓牢,双手抓住身边的固定物以防身体滑动或被甩离安全位置;四是强烈震动结束后迅速移动到安全位置,一般情况下是指无砸压、水淹、塌陷等风险的户外空旷开阔区域,移动时要远离可能会有物体倒塌掉落、会被埋压的地方。以上措施主要针对室内环境。在户外,伏地时需要就近选择开阔区域。在有玻璃窗、广告牌等物体掉落危险的繁华街道或楼房下时,用手、背包等保护头部,迅速远离。远离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电线杆等,以防砸压。远离山脚、陡坡,以防崩塌、滑坡、滚石。远离危险品工厂、仓库等,以防遭遇次生灾害。

Q

6、家里需要配备地震应急包吗?地震应急包中需要配备哪些物品?

养成良好的防震备灾习惯,准备地震应急包,合理放置家具、电器和高大物品,熟悉周边避难场所分布和疏散路线,制定家庭应急避险计划并开展演练。一是准备地震应急包,储备食品、饮用水、急救药品用品、手电筒、声光报警发生器等必要的地震应急物品,摆放在显眼易取的位置;二是消除身边环境中的地震灾害隐患,如合理放置家具、电器和高大物品等;三是了解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熟悉居住地周围地震避难场所分布和疏散路线;四是制定家庭应急避险计划,明确家庭成员震时应急避险的位置和措施、地震引发火灾等情况的应对、疏散撤离路线与会合地点等,定期演练和更新。

出门在外,应及时了解当地地震灾害背景,如果有地震灾害或者海啸等地震次生灾害的可能,注意获取当地地震信息,关注所处场所的地震安全环境和疏散路线,做好应急避险的心理准备。